解决燃煤污染 需加大开发洁净煤技术从源头治理
作者: 来源: 日期:2015/10/9 10:57:32 人气:2336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洁净煤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为10316亿吨,石油可采储量为137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39.7万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都将早于煤炭走向枯竭。在中国,这种形势表现得更为明显。因此,有业内人士表示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格局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煤炭。
解决燃煤污染 需加大开发洁净煤技术从源头治理
随着人们对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热情日益高涨,较为洁净的石油、天然气越来越得到青睐,被视为“肮脏能源”的煤炭受到冷落。在能源结构中,就世界范围讲,煤炭资源比石油、天然气等资源要相对丰富。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5—2020年中国洁净煤行业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全世界煤炭可采储量为10316亿吨,石油可采储量为137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为139.7万亿立方米,石油、天然气都将早于煤炭走向枯竭。在中国,这种形势表现得更为明显,中国矿物能源资源探明的可采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天然气不到6%。1995年,我国一次商品能源消费中煤炭占75%,石油、天然气等占17%。资源条件决定了以煤为主要一次能源的格局相当长的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的变化。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离不开煤炭。
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传统的煤炭开发和利用技术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不利影响:煤炭的井工开采造成大面积地面塌陷和煤矸石积存,矸石山在自燃中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我国煤炭中高灰高硫煤占相当比重,每年有6亿吨煤炭长途敞车运输,排出大量煤尘;我国煤炭80%以上用于燃烧,燃煤对大气造成严重污染。据测算,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约占大气中二氧化硫总量的90%,二氧化碳占82.5%,一氧化碳占71%。我国属于典型的煤烟型大气污染。
一方面自然条件决定我们离不开煤炭,一方面我们的生活又需要洁净方便灵活的能源,在这种情况下,洁净地开发利用丰富的煤炭资源,成为解决能源接续的战略课题。洁净煤技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并得到迅速发展的。
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必然选择洁净煤技术在八十年代中期由美国先提出,是旨在减少污染和提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新技术的总称。我国在洁净煤技术的某些领域,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得到重视还是近几年的事。同时指出,由于国情不同,中国发展洁净煤技术与发达在覆盖范围和重点领域上有明显不同。
首先,我国的煤炭消费结构与发达有区别,在发达,煤炭的绝大部分被用来发电,如美国87%的煤炭用来发电,英国、澳大利亚等达到90%,所以他们发展洁净煤是围绕解决发电问题展开的,并提出“终端用户是电力”的说法;但在我国煤炭的消费结构是多元化的:32%用来发电,18%为民用,其它工业部门占近50%,煤炭的多终端用户使我国洁净煤技术在选项上必须从多方面考虑。
另外,发达一向强调在煤炭利用过程中提率减少污染。因为那里矿区相对集中,在开发时引发的污染问题对环境影响不大;但我国煤炭资源星罗棋布,分布较广,矿区污染情况严重,洁净煤技术要覆盖煤炭开发与利用的全过程,只有把煤炭开发中产生的污染物留在源头,集中治理,才是防止污染的有效途径。
同时,开发洁净煤技术必须体现社会环保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并重,把重点放在开发实用的技术上。如目前使用的湿法烟气脱硫的技术,技术指标较好,又可满足环保要求,但安装和运行成本太高。所以针对我国实际,开发低成本、能满足环保基本要求的脱硫技术应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由于我国洁净煤技术起步较晚,在技术和资金上,还需广泛开展国际合作。在这方面,洁净煤中的煤炭液化,即所谓“煤变油”的技术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直接通过高压加氢使煤变为液体燃料的直接液化研究从二战期间开始,中间虽受石油价格的影响有过波动,至今未形成商业化生产,改进技术、降低液化成本的研究工作一直未停止。直接液化效率高,成本相对较低,但对煤种有所选择:往往变质程度较低的劣质煤,如褐煤、长焰煤,液化效果相对较好。
在我国,一方面由于石油资源较贫乏;一方面由于我国适合液化的低变质煤含量丰富,褐煤探明储量已达2000亿吨,按目前工艺大约4吨煤可获1吨原油,预计可获得500亿吨油。经过初步可行性研究确定,在我国选择适宜的煤种和合适的地点,建设煤直接液化示范厂,在经济上是可行的。